多年前曾經在社區大學上過一門課:「台灣田野美學」。每周就是外出寫生,使用的創作媒介是粉彩蠟筆。旁邊坐的同學是學國畫的,前面則是個攝影高手,都有開展實力,而我則是誤打誤撞接觸了這門令我印象深刻的創作課。重新回想起這個經驗,讓我有了想談談慢性壓力如何影響創造力的一個想法。
一直跟大家科普的一個身體能量資源配置觀念:身體的能量爭奪戰,壓力與負面情緒永遠都會是贏家。
當場景切換成慢性壓力的情況,大腦長期被緊急問題占據﹙資源優先﹚,也就是你的注意力總在外在的感官世界,能量跟著注意力跑,所以你根本就沒有多餘的能量可以分給內在世界,也就是你的創造力源頭。這是慢性壓力影響創造力的第1條路徑。
其次,慢性壓力,直接影響你長期的睡眠品質,而良好睡眠正是我們鞏固記憶的重要關鍵所在。你白天所聽、所見、所學的內容,只要晚上睡不好,每天從你的大腦短期記憶體忘掉的內容,遠比你寫入大腦長期記憶體的內容要多上很多。
長期睡不好,會讓你的大腦記憶資料庫內的創作素材嚴重不足,巧婦難為無米之炊,這是慢性壓力影響創造力的第2條路徑。 創造力攸關發明與創新,是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聯合運作的成果。慢性壓力透過與注意力及睡眠的交互作用,讓你的創造力長期處於低迷不振的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