壓力管理:選擇多巴胺還是焦慮迴路?

朋友直接問了,壓力到底要要怎麼有效管理,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?

首先你得對壓力這樣一個大腦活動有個認識。我們常聽到好的壓力與壞的壓力的說法,壓力還有好壞之分?其實一件事情發生,就是一個既成的事實,本身不存在好壞之分,會出現好壞的標籤,其實是你的大腦貼上去的!

你對一件發生的事實貼上了負面標籤,它就成了問題、成了麻煩;同樣的一件事,另一個人為它貼上了正面標籤,它就成了機會、成了挑戰。

壓力的根源經常來自我們的大腦,來自你對事情的觀感,來自你對事情的解讀,而非事情本身。你賦予事情的額外意義,決定了已經發生的這件事將成為你的阻力或者助力,它會影響你後續的情緒反應與行為表現,當然最終也呈現了完全不一樣的結果。

多數人的壓力好壞是由大腦來決定的。好的壓力會選擇走「多巴胺迴路」,壞的壓力走的則是「焦慮迴路」。

「多巴胺迴路」讓你勇敢面對挑戰,這時的壓力是助力;「焦慮迴路」則會加重或放大困境對你產生的影響,這時的壓力肯定是阻力。 談到這裏,你該怎麼管理壓力?答案當然是先學會管理你的想法﹙腦波﹚,化阻力為助力啊!